我们都可以通写心得体会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有了写心得体会的好习惯,下面是92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重返母校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篇1
我骑着自行车停在母校门前,注视着这扇熟悉的大门,仔细回想自己小学毕业后,多久没有再推开这扇守护记忆的大门了。一年?两年?或许更久了。教学楼早已变了摸样,但那份亲切依然弥漫在心中。校园虽增添了不少新事物,但旧时的记忆依旧如此清晰。
操场上那曾经满是黑色沙砾的跑道,现已焕然一新,红色的塑胶在阳光下炫耀着自己的活力与朝气。想起那些年与同学们在这操场上疯狂地奔驰,喜悦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一次次的欢呼一次次的哀叹似乎还环绕在耳边。我停下车,沿着跑道慢慢地开始我的行走。东南角那些新漆涂抹着的体育器材,那上面依稀还残留那些年与朋友一起打闹的身影。
不知不觉走到了篮球场。篮筐还未换新,那锈迹斑斑的篮筐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又记录了多少在篮球场上的欢笑与呐喊。那曾被我抱怨太高的篮板一下子矮了许多,然而我意识到不是篮板矮了,而是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抱怨太高拿篮球泄愤的小女孩。
沿着无比熟悉的小道,晚风拂过脸庞,送来了清凉,也送来了旧时记忆。曾经有着一大帮人热热闹闹地从这里经过,然而如今只有我一人独自行走。望着曾经的西操场,那些体育课总爱一群人窝在那里玩弄的旧器材,小沙坑,现已被一座巨大的体育馆所代替。馆内齐全的设备,优越的环境,我不禁有些羡慕起这些学弟学妹了。校内的绿化多了不少,从前的蘑菇亭现在已成为树木中的一员。我用手抚摸着眼前这棵桂花树,想起那时和朋友们将桂花摘下压入书本中,希望书本也带有桂花香。但压的时间长了,桂花模糊了笔迹,变成一块块“斑纹”。看似乱糟糟的书本,然而却是我那时最喜爱的宝贝,那带有桂花香的书本如今成了我最美好的记忆。
走过熟悉的拐角,曾经的教室映入眼帘。我停下脚步向内望去,书桌、门窗全换了新,曾经的我们正是坐在这个教室里,听老师传授知识,与同学下课打闹。然而曾经已成为过去,只能回忆而无法触碰。但不变的是在这讲台下将会有一群像从前的我们一样求学的学弟学妹和讲台上将在这里为新一代传授知识的老师,在这里又将有一批追梦者努力拼搏,去创造他们的未来。
天渐渐暗了,校园在落日的余晖笼罩下陷入沉寂,安宁。
我静静地推着车,不想打破这片祥和,车轮转动发出的声响犹如时光的齿轮所演绎的骊歌。身后的母校目送着我踏出她的怀抱,一如当年毕业时那样。然而当时的孩童现已成长,但她一如当年美丽端庄。岁月不但没有在她脸上留下沧桑,反而更多的给予了新的辉煌。
我感叹时光的强大,赞颂母校的辉煌,但依旧希望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我还能像今天一样,在这母校中寻找当年的点点美好。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篇2
今年4月14日,我去邢台参加河北省职称计算机考试,考点恰巧设在我的母校——邢台学院。在阔别将近15年后,我第一次重新走进母校,心情格外激动。
考试时间在下午2:30,可是上午不到11点我就在101路车的终点站——邢台眼科医院下车。来这么早,就是想看看母校的变化。
从眼科医院对面向西出发,沿着团结东大街步行,走到顺德路口往北一拐弯就发现路的尽头那座熟悉的旧四层红砖楼——造纸厂的旧楼,顿时觉得很亲切。越接近母校,心情越不平静。当我拐进师专街,我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了,这条小路,15年前我不知走过多少个来回。不同的是,今天觉得街边的商贩特别多,一摊接一摊的。终于走到母校的大门口,我发现原先“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牌子不见了,只有大门口东侧的“河北省陶行知研究学会”的旧牌子还在。
走进大门,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图书馆变成了现代技术中心,文科楼变成了音乐系,理科楼变成了第三教学楼,而学校的大礼堂则成了音乐厅,大礼堂前的陶行知塑像不见了。
我沿着主甬道向北边走边看。以前那一排排的破旧瓦房早已没了踪影,代之的是许多繁华的商铺门市,还有24小时自助银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真是太方便了!让我吃惊的是,以前的大操场铺满了草坪,成了漂亮的足球场,而且四周用铁栅栏围了起来,里面有很多健壮的小伙子们在训练。一路上还看到其他的体育训练的新场所。最后我一直走到以前的男生宿舍楼前,便开始往回走。远处虽然还有拔地而起的不知名的高楼大厦,但是看着身边时尚的少男少女们来来往往,我好像是一个观光游览的游客,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伫立在熟悉而陌生的校园中,我不免有些伤感起来。15年前亲密的老师、同学,充满纯真色彩的一幕幕……自然而然地浮现在面前。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曾经的好朋友,你们在哪呢?你们过得还好吗?
我深深地体味到,人生就是聚和散的轮回。就是在不停地聚和不停地散。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是演员,每天都在一定的地方上演着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故事。岁月无情,人生苦短,我们唯有珍惜,珍惜你的拥有,珍惜此时此刻,演好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生命才有意义。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篇3
三十年后,我那时已经三十九岁了,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当教 授,在那儿当老师,哈佛大学的环境很美。所以让我想起了我的 家乡——贵阳,真想有机会回去看看。机会终于来了看,因工作 需要,学校派我回中国,我正好回了一趟家乡。
当我回到家乡,就迫不及待的联系上我们以前的同学,约好一起 回母校看看,老同学张蓝心约我去母校参观,她说,我、她,还 有几个老同学都要去母校参观,当我重返母校的时候,看见学校 崭新的面貌那一瞬间,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门了,这时从校 门里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何宇冰,现在她是本 校的教导主任,一个是小学时的班主任高老师,高老师现在是本 校的校长,她比以前教我们时显苍老了许多,头发都变得花白, 但精神却很充沛,她们俩热情的拉着我的手,带我去参观校园。
走进母校的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厅以前是手工作品的展示 台,现在比以前的用处更大了,它现在是多功能厅,不管你想到 哪一个地方,你只要输入你要去的地名,就可以到你要去的地 方。每天都有专门的卫生机器人来打扫,一尘不染,所以进去要 穿拖鞋。
教学楼在大厅的左侧,教学楼有四栋,分别有16层,电梯上 下。
像我们以前,只有我们一个班是电脑班,其他班同学很羡慕我 们。现在老师们为了让同学们感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个 班都是我所看到的这样。教学楼的每一层的电梯口旁边都有一个 青绿色的按钮,你一按,就会像坐电梯一样感觉在下楼,教室马 上就会变成了平地,同学们就在那上体育课、自由活动,体育课 上完了,再按一下按钮,又回到了原来的教室。
快走,我给学校提点建议,我说:“我们学校应该要有一个人工 湖,湖边上有许多花草树木,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让人心情舒 畅。”老师说:“这个建议很好,如果有可能的话,会实现这个 愿望的。”
参观完母校,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老师和同学,我乘车回到了宾 馆,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躺在床上,仍然兴奋不已,我为母校 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在过五年、十年之后母校一定 变得更加美丽。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篇4
初中后就没怎么接触小学的母校,所以上高中后回初中,感觉特别激动,嗨……小孩就是小孩。我的目光打从一进办公室门,便开始搜寻教过我的老师的踪影,边走着,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要迸发。是泪水将决堤?还是心潮的暗涌?我不知道,心中充斥着n年前师生之间的种.种画面。它们现在离我远去了。
我的目光同脚步一起停了一下,因为眼前久违了的老师正背用着我用他那熟悉又陌生的姿势批改着作业,那背影同样熟悉又陌生。我重新拾起的脚步慢了,口中一声“卓彬老师”呼之欲出。这位看似年幼却已经很老的老师曾经用书敲打过我的头,曾疼爱过我欺负过我……受不了了再不叫眼泪就要出来了――“卓彬老师!”
这个儿子都那么高却仍像20多岁的脸看了看我――“哎?py!”,他认出了我,眼睛瞪得老大。他的第1句话我忘了,只记得后来竟然跟我讨论起谁谁谁交往了,谁谁在哪个中学学得怎样。瞧这世道新鲜的,感兴趣这些。
聊了一节课,我帮他批改了久违了的初二物理考卷,匆匆地去拿毕业证了。这办公室,到这补课补了3年的熟悉又陌生办公室,我再也坐不进来了。出校门,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渐渐向我靠近――那是3年来最疼偶的班主任张灵。很熟悉的一身衣裙。曾经的,她平时见到我不管我表现怎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走着或站着都是有话对我“教导”的。什么穿啥吃啥她都会寒喧几下。当时不乖的我,见到她还得躲着她。是人都怕罗唆,尤其被班主任天天叫去“教导”式的罗唆。
架着小摩托的她身影飘得很快,从对面飘到偶身后……停了下来――一定很多话要说,对吗,老师?
上次聚会我没有来,又隔了一个学期没来……
可是她要走了,不舍的目光是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要上课了,千言万语化作了她不停地嘟囔:“来我家玩啊……来我家玩!”“恩!!!!”我边挥手边激动地应道。她进去了。这时仿佛才意识到,初三的日子已经离我远去了,熟悉又陌生,它们曾经属于我,但再也不属于我了……
转过头,只有灰蒙蒙天空……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篇5
20年后的某一天里,我突然心血来潮,想重回故里,去看一看我的母校——福建南平水东学校。于是,我便乘坐着微光速飞行器来到了校门口。
哇,眼前这个两旁绿树成荫,道路宽敞的马路,真的是我母校的校门口吗?这幅景象跟20年前的景象真是截然不同,我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跨进了校门。
踏进了校门,眼前的景象更让我大吃一惊,虽说20年前我的母校已经是被誉为绿色校园的,可此时,我的母校可堪称花的世界,你看,两排的竹林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教学楼,在竹林一边的花坛里百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而另一边的竹林里,有一只克隆出来的小熊猫在地上滚来滚去,十分的可爱。
走进教学楼来到教室,你会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和动听的歌声,你会发现教室里墙的亮度,是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随时调节的,使教室里的光线变得柔和,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课桌上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同学们通过网络教学来学习知识并可以马上完成当天的作业。
我站在教学楼向下望时,正当我诧异怎么没有看到以前的操场所在地时,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写着“地下入口”的大门,更奇特的是这个入口居然各个楼层都有,我带着好奇之心走进去,天啦,没想到这个地下入口通向的就是——地下操场,这里不但宽敞,而且体育设施齐全,同学们下课了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在这里还可以抵挡各种的自然灾害,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制氧,供大家呼吸。
这就是我阔别已久的母校,它是高科技的产物,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母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重返母校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