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深刻的观后感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共鸣与思考,通过撰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影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92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

今年暑假,我去了梦寐以求的地方——上海自然博物馆。

那天天气十分炎热,但我们依然很开心,早早来到了博物馆。我发现博物馆的外形很奇特:我觉得它从上面看有点像一只大鸟的头,从侧面看有点像隧道,还有很多地方用的都是玻璃墙。

来到里面,哇,真是人流如潮!

妈妈让我们等一等,她去给我和妹妹租两个讲解器。然后,她教我们怎么使用讲解器。讲解器里的内容是有编号的,和展品上的编号对应,输入编号就能听到相关的知识,很方便吧。

上路喽!我们先从最上面一层开始参观,第一个馆是“生命之源”,然后是“生命长河”……

我很喜欢狼,觉得它们很美。所以在参观狼的时候,我特地多看了一会儿:只见它们有的嘴巴朝天,做出嚎叫的动作,我仿佛听到它们发出的.“啊呜~~”的声音;有的蹲坐在石头上,我想这也许是一头母狼;有的两眼直视前方,好像发现了猎物……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非洲大草原馆”,因为我很喜欢那里的动物。有河马、长颈鹿、狮子、狒狒、各种羚羊,还有眼镜蛇、蜥蜴等爬行动物。我最喜欢跳羚,我觉得它们既小巧又灵活。它们有的在喝水,有的在用角打斗,有的像是在观战,有趣极了。但也有血腥场面,比如猎豹捕杀食草动物幼崽,还有一群秃鹫和鬣狗围在腐尸周围。妈妈说,自然界有时就是这么残酷。

最壮观的还数恐龙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有些恐龙还会动,暴龙张着大嘴发出一阵阵吼声,窃蛋龙像一只大鸟在一窝蛋前不时发出叫声。本来我以为窃蛋龙是在偷蛋,但是讲解器里却说它是在保护蛋。呵呵!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我们还有好几个馆没有参观。虽然有点累了,但我们很开心,最后决定下次再来弥补没有参观到的馆。

我真喜欢自然博物馆,有机会的话,我要再去,不止一次!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

昨天,上海虽然下着雨,但也没有阻挡我和孩子们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是坐北朝南6层英国古典风格的建筑,馆名是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书写的。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共有24万余件标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部分,现代动物又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还有上海地区古尸展,海洋动物展览共有九个陈列室。

一楼:古动物史。二楼:古生物进化史、古人类、古尸。三楼:无脊椎动物、鱼类。四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整个陈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以动物界门,纲,目的代表物种,并配有各种生态景观环境,科学展示了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形象反映了它们的栖息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许多为我国的特产和一二级的保护动物。

在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合川县,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此外,还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这里展示了从地层中挖掘出的古代动物化石。阐明了动物的起源和发展,兴盛和衰亡。恐龙,古象都是已经绝灭了的动物,千百万年过去了,在地层中留下的仅仅是它们的化石,这些化石犹如特殊的文字,向我们叙述着远在人类出现之前的'亿万年内动物演化的生动故事。

对从来没有参观过自然博物馆的孩子们来说,恐龙还是有足够的震撼力的。刚步入大展厅时,由于里面灯火昏暗,面对大大的恐龙骨架,孩子们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也许是惊叹于它们的庞大。

现代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大鲵、扬子鳄、东北虎、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进化历程,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种的区别,形成了人类的原始社会,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的进程,从最原始人到现代人的300多万年历史,这里还有许多不同人种的塑像。

今天也许是因为下雨,来这里参观的人不多,多是学生、三口之家,几十张的照片,还没有把自然博物馆扫了个遍,可惜电池没电了,备用电池忘了没带,真是遗憾!

馆内张贴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介绍,我的总体感觉是:展品标本都是50,60年代制作的,陈旧僵硬,展柜不密封,很多标本上都是灰。介绍文字因为年代久远颜色都淡了,好多还是手写的。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樟脑味道。因为下着雨,好多展室开着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调调节温度,总的来说这样一个博物馆看上去比较陈旧,是应该全面整修了,是应该搬迁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调。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3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游览。

站在远处看博物馆,它的外墙是由一块块巨大的长方形石块砌成,就像一个勇士穿上了盔甲。博物馆门口人山人海,排着很长的队伍,我们也排好队,跟着人群有序地进入了场馆。

场馆里有五层展厅,各种各样的展品布满了每个展区,令我们应接不暇。我们首先来到了“生命长河”场馆,我看到了巨大的'蓝鲸,凶猛的鲨鱼,展翅飞翔的翼龙。一只庞大的阿根廷龙站立在大厅中间,样子挺吓人。它伸着长长的脖子,嘴巴里发出恐怖的叫声。它的皮肤像一块块干裂的树皮,摸上去十分粗糙。

“缤纷生命”场馆,可要有趣多了。这里有形态各异的鸟类,一只只标本栩栩如生,弟弟看得都入迷了。我最喜欢的是蝴蝶花房,每只蝴蝶的名字都跟身上的花纹有关。虎斑蝶长着黄黑相间的虎皮纹路,青斑蝶身上长着一颗颗青色的小圆点,枯叶蛱蝶的翅膀像两片枯萎的树叶。妈妈说:“枯叶蛱蝶有了这样的保护色,就能更好地抵御天敌了。”我们穿梭在小鸟和蝴蝶的五彩世界中,仿佛听到了它们在歌唱。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大地探珍”场馆。只见里面摆放着奇形怪状,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各色水晶,有海蓝宝石、碧玺等精品,看得我眼花缭乱,都挪不开脚步了。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还没来得及欣赏完博物馆里的展品,就要闭馆了。带着一些遗憾,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然博物馆。我默默地在心里跟它做了个约定:“下次,我还要来这里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4

上海是一个科技文教很发达的城市: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博物馆等等,这些都在展示着上海的科技文教气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了上海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会,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四层。我们一进博物馆,就听到一个漂亮的导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绍,博物馆的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在第一展览厅里,中国古代雕塑馆里面收藏有120件雕塑。这120件雕塑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文化变化和佛教艺术文化。中国古代青铜馆有400多件青铜珍品,它们有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楼有中国古代陶瓷馆。在第二展览厅,二楼有陶瓷精品500多件,个个都是集历代名窑的佳作。

三楼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印章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绘画馆汇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迹。一幅幅画都那么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馆汇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选的实物展品。

四楼的第三展览厅,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在中国历代货币馆里我看到了最值钱的成吉思汗金币和最不值钱的无名小钱。最大的和最小的、签字板的袁像共和纪念银币、像一把钥匙一样的刀币。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纸币,明朝和宋朝的纸币等,总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家具馆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来传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书房用品、衣柜、桌子、厅堂、椅子等。玉器馆有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实神秘的,也有传世绝品。

上海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这次都没有看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5

周日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我盼望已久的上海之旅。一路上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轻声地哼着歌。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好大。博物馆共有四层,包括地上两层和地下两层,我们的参观是从地上两层开始的。

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庞然大物:有两三层楼房那么高的恐龙,有几十米的鲸鱼,还有几吨重的巨蜥。乍一看,栩栩如生,吓得我直往后退。

我们顺着旋转楼梯往下走,楼梯的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金丝猴、糜鹿、大猩猩、绿孔雀、蟒蛇……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动物――小浣熊。抬头一看,头顶上还挂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突然,前方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像狮吼又像虎啸。我赶紧跑了过去,原来这里是恐龙模型展示区。最吓人的要数那个巨大的霸王龙,不仅体型庞大,而且凶相毕露。它一半脸是正常的,另半脸被剥了皮露出里面的肉,每隔几分钟它就摇头晃脑甩着尾巴大吼大叫一通。最好玩的'是一只长得象大鸟一样的恐龙,看了介绍我才知道,它有一个可笑的名字――盗蛋龙,模型做得很有趣,它在护着一窝蛋,每隔几分钟,它就在这窝恐龙蛋上蹲上蹲下的,嘴里还发出伊呀伊呀的叫声,动作很逗人。

后来我们又依次参观了“人类演化之道”“走进非洲”“缤纷生命”等展区,每个展区的内容都精采纷呈,看得我眼花缭乱。

多么有趣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啊!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6

一块横匾上悬挂在正门上方,七个大金字熠熠生辉,这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

十月十四日那天,我们由老师带领到那儿去参观,这次参观真使我大饱眼福。

我们先参观了古尸陈列室。古尸室里,存放着一具具形态不同的古尸。我们分别参观了新疆哈密、楼兰等地的五具古尸。他们除了肉已干瘪,皮肤变成咖啡色以外,形态等都没改变。听讲解员介绍,这些古尸很有研究价值。我想:这些古尸能够完好地保存千百年直到现在,可真不容易!

走出古尸陈列室,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特别宽敞的大厅,这个大厅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大厅中央停放着四具恐龙化石,中间的一具最大,这具恐龙化石大约高二十二米,头颈一直伸到大厅的天花板上。它的头骨向上仰着,似乎在眺望远方;胸骨一根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身体两旁;臀骨呈扇形,朝两边张开;两只前肢高高腾起,腿骨有碗口那么粗。远远望去,这头恐龙化石就象一辆大吊车,听别人说这只恐龙名叫“马门溪龙”,在大恐龙的两旁还分别陈列着三只小恐龙的化石。最前面一只小恐龙名叫“沱江龙”,大恐龙后面的那只叫“禄丰龙”,大恐龙旁边的那只叫“棘鼻青岛龙”,这三只小恐龙团团围着大恐龙。这时,我仿佛看到“大恐龙带着小恐龙一起出去寻食,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就迫不及待地想跑过去,美餐一顿,小恐龙形影不离地跟着大恐龙向树林跑去……”。

在恐龙旁边还有一具黄河象的化石骨架,虽然它已经变成了化石,但是尊容如故。在这里,我还详细地了解到从猿到人的进化史。这时,集合的哨声响了,我带着美好的遐想离开了古生物陈列室。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二楼“无脊椎动物陈列室”,这里几乎是鱼的天堂,大鱼,小鱼各种各样,无所不有。但在这些鱼中,给我印象最深是那条凶猛的鲨鱼标本,人们常说它是海中一霸,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这条鲨鱼的身躯有二三米长,两排锋利的牙齿排列在那只大嘴的上下,它的眼睛虎视眈眈,似乎又发现了什么猎物。这时,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鲨鱼果然凶猛啊!”

走出无脊椎动物陈列室,我们又参观了“哺乳动物”陈列室。在这里我似乎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自然界:飞禽走兽都汇合到了一起,我还看到了庞大的海龟,珍贵的禽兽,美丽的鸟儿和巨大的鲸,最引入注目的要算一头虎鲸标本了,它虽然没有蓝鲸那么巨大,但它那比老虎还要凶猛盼样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自己似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一次,获得了不少新知识,收获真不少啊!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7

2015年5月16日,新雨后的上海,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民建静安区委新会员支部会员携家眷共70余人来到新落成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一年一度的新会员支部会员日活动,今年会员日活动的是“和谐家庭,奉献社会”。

这所曾经位于延安东路260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不少市民的童年记忆,而今搬迁到了幽静的静安雕塑公园内。新落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4.51万平方米,共有5层,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大量自然标本及图书资料,是一处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的理想科普基地。

下午1点30分会员们正式开始参观,从探究“起源之谜”到观澜“生命长河”,从体验“演化之道”到眷恋“上海故事”,从领略“生态万象”到赞叹“缤纷生命”,从感悟“人地之缘”到玩味“大地探珍”,最后新会员支部的会员们共同聚集在“探索中心”瞻仰为人类自然科学探索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杰出成就和优秀事迹深深震撼了每位会员的心灵。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一场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盛宴,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提高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了民建区委会员小家庭的和谐与和睦,而且让我们民建区委新会员大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民建大家庭的氛围更加其乐融融。同时在这次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之旅的道路上,我们重温了那些默默无闻或耳熟能详的杰出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忘我奋斗的事迹,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民建新会员要脚踏实地、矜矜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奋勇向前,不断探索,更好地参与到建设有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共同奋斗。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太空课观后感7篇

名师课观后感7篇

历险观后感7篇

简爱,观后感参考7篇

克隆观后感7篇

疫中成长观后感7篇

红海行动观后感推荐7篇

《小时代》观后感7篇

校园演讲观后感7篇

搞笑的观后感7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