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对先进人物和思想写的一种文字材料,在职场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不陌生,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92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向春梅先进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1
“我懂你!春梅。我们跟你一样,既然选择了正义,就不怕邪恶。既然选择了初心,就不会后悔。”这是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未综庭庭长王小丽的心声。
春梅凋零香如故,白玉晶晶放光芒。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贲小青表示。“她们是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盏盏烛火,让还在前行的我们更加坚定。”
“信仰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贺玲玲表示,“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深深缅怀她们。捍卫公平正义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注定崎岖坎坷,但,我们无怨无悔!”
“我与你们身在中华大地的不同地方,未曾谋面也不曾相识,但却从事着同一份工作,坚守着同一个梦想。身穿法袍,扛起的是职责担当;庄严宣誓,许下的是不朽的誓言!”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旅游庭副庭长陈晓深情写道。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陈慧为周春梅和魏晶晶写了一首小诗,诗中这样抒怀:
如雪中春梅傲然挺立
如皎月晶晶温润我心
低下头,审判路上默默耕耘
挺起胸,力作秉公办案的典型
公正廉明永远铭记在心
敬业担当彰显法官豪情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这个冬天,梅迎逆寒自香远,水凝冰霜更晶洁。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法官沈竹莺表示,对两位女法官“侠骨柔情”的最好纪念是传承。“她们的敬业、勤奋、廉洁将化成一盏明灯,照亮我今后的职业道路。”
“两名法官在最美的年华牺牲在了自己热爱的审判岗位,以她们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忠诚干净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青海省海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齐建彩深感悲痛的同时,也被她们的事迹深深震撼。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越表示,周春梅、魏晶晶用生命践行了法官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她们的身影虽已走远,但留给我们对自身职业价值的叩问会常在心间。”
“女法官已经牢牢撑起了审判队伍的半边天,更能在维护法律尊严和提升司法温度方面保持平衡,凭借女性的细心和温柔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李爱民说。
像一朵腊梅,至真至善,铮铮铁骨;像一支迎春,至纯至朴,明媚阳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副庭长李霞如是评价周春梅和魏晶晶。“征途漫漫,英雄长眠,司法燃灯,吾辈当强。”
“公正为民,是我们需要践行一生的誓言,她们离去的背影令人痛心,她们留下的精神却令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从中汲取不竭的力量,乘风破浪、逐梦前行!”浙江省三门县人民法院浦坝港法庭教导员章青青郑重承诺。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2
周春梅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案卷和书籍,以及一个用来缓解因长期伏案而颈椎不适的阅读架。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桌面壁纸上“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几个铿锵大字。
而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翻卷宗,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桌子最高处、嵌在透明台牌里的《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十二条禁令”》。
手握一槌定音的权力,便要遵守与之相应的纪律,否则,公平便岌岌可危。这方面,周春梅毫不含糊。
此前相关报道显示,向某为了实现自己的诉求,案子从劳动仲裁到一审、二审,多次找到同学兼老乡的周春梅,要求她利用高级法院法官的身份向下级法院打招呼。对向某的各种请托,周春梅予以明确拒绝。
向某在一审、二审均败诉后,向湖南高院申请了再审。案子正好分到周春梅所在的审判监督第一庭。
拎着财物,向某再次找到了周春梅。而周春梅,也再次坚决拒绝了“打招呼”。
直到法庭依法驳回向某的再审申请,案子办结一段时间后,周春梅才告诉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蒋琳,案件的当事人是自己的同学兼老乡。“她没什么道理,找我好多次,要求我向一、二审法院打招呼,搞完了我才跟你讲这个事。”
作为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省高院法官,周春梅是乡里乡亲的骄傲。但与此同时,想找周春梅“打招呼”的人也不在少数。为此,周春梅和家乡人约法三章,“为案子说情请托请不要敲我家的门”,令很多人误会她“不通人情”“死脑筋”。
而这一次的“不讲人情”,却让周春梅灿烂的生命噶然而止。
王莉犹记得第一天上班,师傅告诉她,“法治道路很漫长,我们都要做好一颗颗铺路石。”
“但这个伟大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汗水,也可能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昨天是春梅,明天可能是我,也有可能是你。怕了吗?不怕!只要这场恶性事件能引发思考,带来改变,春梅的血就没有白流,法治道路的建设也不会因此停滞。”王莉的朋友圈下,满满的都是点赞。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3
看到两位女法官事迹的时候,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法院靖港法庭庭长潘智慧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春梅法官用自己的生命坚守司法廉洁公正的底线,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魏晶晶法官用白发与生命证实了她对司法工作的忘我奉献。两位法官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无数敬业、辛勤的法院工作者的缩影。”
“同为女性,深知家庭与事业两头兼顾,需要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既然今生做了选择,就要奋不顾身,就要一往无前,用青春,用心血,用生命去守护高贵的天平。”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赵丹表示。
“魏晶晶曾经为了确定案件中防火门数量,在三伏天爬了十几栋高楼,数了1107扇门,最终案件双方当事人被她的公平公正、耐心负责所打动,达成了调解协议。”魏晶晶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消退的工作热情,给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怡芳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此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真不愧‘铁娘子’之称。”
魏晶晶的“1107”勾起了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张薇盛夏徒步翻越两座大山的“西瓜藤案”。“民事调解工作要做得好,无外乎‘磨’和‘细’。一次次案结事了的调解,一次次握手言和的笑容,背后的辛苦付出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们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辛勤与汗水谱写了不平凡的事迹,她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是新时代女性的优秀代表。”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何芳松表示。
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曾鸣表示,要比肩优秀,砥砺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抓好主责主业,切实肩负起新时代人民法院干警的神圣职责。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赵骏曾获全国妇联表彰妇女维权先进个人,在她的心目中,重点是要学习周春梅、魏晶晶对工作、对人民、对党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不怕“疑难重症”,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精神。
“正是无数个像周春梅、魏晶晶一样坚守法律信仰、恪守司法职责的法律人,点燃了法治的熊熊烈火。正是有像周春梅、魏晶晶这样法官的不懈奋斗,法律应有的尊崇和权威才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司法人员的尊重与信赖也渐成法治意识。”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乔颜芳表示。
在法院众多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执行无疑是一个“硬骨头”。
“两位女法官真正做到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专“啃硬骨头”的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白丽娜表示,今后将继续立足岗位、担当落实,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法官的忠诚与担当。
作为年轻的“90后”法官,延边铁路运输法院法官张乐乐向两位女法官前辈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法治,看到了信仰,看到了对法官这份职业的热爱。我要学习她们身上的职业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用信念诠释司法担当。”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4
她,湖南高院2014年度办案能手,全年办案数位居全院三个民事审判庭第一,所办案件经评查全部为优秀,且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闹访,无一因过错被发回、改判;她,从小就怀揣着法官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坚持不懈;她,明辨是非、善用法理、准确衡平、案结事了;她,情系妇女儿童,用“爱之光阴”传播温暖和正能量。她,就是湖南高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长——周春梅。
坚持梦想 蓄势待发
周春梅出生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来自湘鄂西大山深处的苗家辣妹子。“春梅打小就懂事、乖巧,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成绩一直很好。”妈妈说起女儿满满的都是欣慰。
中学期间,喜欢阅读的春梅对法律书籍尤其感兴趣。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的名著《法律帝国》中“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等名人名言在小春梅心中深深扎根。“那时候,觉得法官能主持正义,很了不起。当时就暗自下定决心,将来自己也要成为一名法律‘帝国’的‘王侯’。”周春梅说起小时候的梦想,依然清晰而坚定。
1999年,周春梅法学本科毕业时恰逢全国机构精减,法院编制冻结。“当时有些失落,但我告诉自己,当一名好法官的梦想不能放弃,先缓一缓吧。”于是,她进入了吉首大学担任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工作。同时,她毫不懈怠法律专业的学习:认真阅读各种法学杂志、法学名著,关注法学理论最新动态。讲台、图书馆、食堂、宿舍便构成了她生活轨迹的大部分。2000年,她考取了湘潭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在读研期间,周春梅继续着她的“学霸”传奇。2003年6月,因科研成果突出,荣获湘潭大学校长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先后在《法律适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当代法学》、《行政与法》等国家核心法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扎实的法学功底、严谨的治学作风为周春梅在湖南高院工作期间撰写的《委托书瑕疵征集之法律救济》和参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合同卷)》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委托书瑕疵征集之法律救济》一文理实兼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专刊转载。
2003年,周春梅研究生毕业。正赶上湖南高院公开招考通过司法考试的研究生法官。她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进入湖南高院工作。在周春梅看来,机遇从来不会怠慢有准备的人。
善用法理 准确平衡
2014年5月29日,初夏的湖南已经炎热起来。周春梅邀请了鉴定人员、双方当事人,带着书记员来到被上诉人所在的某县进行实地查看。
某厂与某公司、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某县人民政府合同纠纷一案一审鉴定结论程序是否有瑕疵?某厂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如何确定赔偿金额?是周春梅此行想要解决的问题。
某厂位于当地的山上。周春梅顶着烈日仔细察看,手臂被过腰的茅草划破了也未曾察觉。
经过察看现场和重新审查证据,周春梅发现,鉴定结论因未准确察看现场,程序不到位,将搬迁房屋定性为砖混结构依据不足,经要求鉴定机构补充鉴定,最终鉴定结论确定重置损失在一审的基础上减少219万余元,该案据此改判,较好地维护了各方的合法利益。
“虽然我们获得的赔偿金额比一审少了200多万,但周法官对于事实的严谨核查后作出的判决让我们很是服气。”某厂厂长刘某某说。
“根据你的研究,芦螟和荆禾草螟这两种害虫对芦苇的产量危害有多严重?”“芦螟和荆禾草螟对芦苇损害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防治这两种害虫?”在澧县芦苇总场和李泽湘、喻昌建、陈伟锋的经营权合同纠纷一案二审庭审中,周春梅对证人王宗典进行发问。王宗典是原汉寿芦苇科研所研究员、1989年版《狄芦害虫与天敌图谱》主编、芦苇科研专家。
一审的鉴定结论能否作为确定李泽湘、喻昌建、陈伟锋遭受芦苇损失额的依据?李泽湘、喻昌建、陈伟锋所遭受的芦苇损失应如何分担?为了解决本案的争议焦点,周春梅俨然成了一个求知若渴的芦苇科学生。
2002年—2007年澧县统计年鉴、《常用新农药使用手册》、《中国南荻和芦苇科技论文集》、《狄芦害虫与天敌图谱》、《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湖南苇协会的生产技术培训班讲义《狄芦生产技术与实践》……成了周春梅办案同时细心研读的专著。
“农药使用的科学原则、农药用量、害虫特性、氯氰菊酯、杀虫双、荻叉飞虱、芦毒蛾生物学、荻蛀茎夜蛾、荻田棘禾草螟生物学、芦苞螟等专业术语真是让我一个头两个大。”周春梅说,“针对双方当事人对一审鉴定报告提出的异议,我们依法委托湖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归纳需要解答的问题,庭审中要向专家证人发问……如果对这个领域不弄清楚是不行的。”
该案根据查明的事实,合议庭基于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对双方当事人责任进行重新分配,将一审澧县芦苇总场需向李泽湘、喻昌建、陈伟锋的赔偿金额由172万余元改判为153万余元。双方均表示服判。
“没想到周法官对芦苇的专业问题这么了解,都可以做我们的技术顾问了。”澧县芦苇总场场长刘十庆笑言。
如何既快又好地办理民事案件,让当事人信服司法?周春梅有她的32字诀:信守程序,明辨是非;善用法理、温情司法;准确衡平、中立公正;疏导调解、案结事了。
爱之光阴 情系学子
“谢谢叔叔阿姨们!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继续努力学习,将来回馈社会……”今年1月,在湖南高院“爱之光阴”义工团队与湖南师大附中的爱心助学签约仪式上,受资助帮扶对象,该校高二年级理科实验班1304班的同学朱某满怀感激。
朱某来自岳阳市平江县农村,家中兄妹3人,均在校读书,母亲体弱,主要靠父亲务农获取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她,就是湖南高院“爱之光阴”义工团队资助的对象之一。
湖南高院“爱之光阴”义工团队由部分热心法官自愿发起,周春梅就是其中的一员。团队成立于2012年1月,每年不定期开展资助、慰问等志愿活动。用自发募集的爱心善款购买奶粉、尿不湿慰问福利院儿童、资助困难学生和患病儿童。
周春梅说起她和同事们的善举很是淡然,“我们微薄的帮助,也许只能解决孩子一时的困顿。但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能让孩子坚定战胜困苦的信心;希望我们小小的善举,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
“叔叔阿姨你们就是我的超级英雄!”在受资助的白血病男孩唐某某的心目中,周阿姨和她的同事们就是他的超级英雄。
“爱之光阴”义工团队负责人钟玺波说,“感谢周春梅等50余名法官的善举,他们通过一次次志愿活动,宣扬了爱的理念,传播了巨大的正能量,形成了湖南高院机关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给孩子们不断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周春梅还兼任了湖南高院妇女委员会委员。
向院领导报告,积极回应全体女干警的诉求,并为全体女干警争取正当权益;积极策划并组织湖南高院“最具魅力女性”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专家给全体女干警授课以缓解大家高度的工作压力等都是周春梅和她的妇委会“战友”们为全院女干警谋取到的福利。
“在妇委会成员中,春梅是最年轻的。因此,她在出色完成自己办案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很多妇委会的工作,为广大妇女干警做好服务着实费了心。”湖南高院刑三庭庭长、妇委会主任罗筱玲说。
周春梅一直执着并坚持着自己的法官梦,白天开庭、接待当事人等,晚上写审理报告、判决书,加班到凌晨的情况经常有之。记者不禁问道,“这种工作状态你觉得苦吗?”“这些是我的兴趣与追求所在,即使身心有时会感到疲惫,但一点也不觉得苦,倒是挺乐在其中。”周春梅恬静地笑道。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5
早年,从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前,周春梅已经发表过10余篇论文。先后发表在《法律适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当代法学》、《行政与法》等国家核心法学期刊。
“她得过校长奖,那时候,这个奖可以算是湘潭大学最高荣誉。”蒋海松说。
有湖南高院法官在朋友圈中描述,15年前到周春梅家中做客,看到她家只有两间狭窄的房间,摆放着婴儿床、尿片、奶瓶和书。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对新京报记者评价,周春梅夫妇行事风格都很温和,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与周春梅接触,都会感觉很舒服。”
蒋海松曾与周春梅参加过一档名为“钟山说法”的节目。蒋海松说,这样的“分外事”,很多法官不愿意做,但周春梅“有强迫症,做了很多功课”。法院组织的一些普法书籍写作,周春梅也都亲自参与、认真完成。她写的裁判案例,入选了2018年最高法首届优秀裁判文书。
有同学记得,陈文曲在任教之余也做律师,但为了避免与妻子业务产生交集,也主动放弃了很多案件。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常与陈文曲探讨法律学术问题,了解他们夫妻俩在底线问题上很有原则。“她就是一个湘西很朴素的女孩子,有底线,也不怕什么。老公也是很正直的。”
律师伍贤华撰文称,陈文曲曾将侄子介绍到其律所实习,后来,侄子没能留下。侄子告诉伍贤华,周春梅多次教导他,“做律师要靠自己的本事,千万不要指望她去和别的法官打招呼。”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6
1976年,周春梅出生在湘西龙山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龙山是湖南最偏远县之一,也是深度贫困县。周春梅深知唯有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小学期间一直担任着班长职务,成绩稳居年级前五。祖辈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在春梅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中国共产党是一面鲜艳闪光的旗帜。在春梅的自传中写道:“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春梅的初中、高中一路保送,生物、物理竞赛成绩全校数一数二,高三时英语在全州竞赛时获第一名,可谓是开了挂的“学霸”。虽然成绩很好,但春梅却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
她有着爱国情怀更有着远大抱负。春梅对弱者怀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和悲悯,有强烈的是非观、荣辱观。
1995年,高考前夕,19岁的周春梅写下了“我现在虽然‘位卑’,但矢志不忘报国之志。”的豪言壮志。
她的班主任在毕业鉴定里毫不掩饰对这位得意弟子的惜才:“这是一位发展潜力最大的学生。”
春梅的父母均已下岗,舅舅是一名法律从业者,在他的影响下,春梅对法律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大学专业选择时,春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湘潭大学的优势学科——法学,慢慢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更有了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
向春梅先进事迹篇7
法治路上,梅香依旧在
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报道,今年1月,全国法院“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升级。11日,湖南法院系统的“朋友圈”刷了屏,大家纷纷转发这一消息,敬告亲朋好友“免开尊口”。
第二天早上,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一庭副庭长周春梅倒在血泊中。据警方调查,不久前,周春梅拒绝了疑犯向某“打招呼”的要求,令向某怀恨在心、行凶报复。
周春梅因不徇私情、严格公正司法、拒绝人情干扰而不幸遇害的消息为法律圈带去了极大的冲击。除了愤怒,更进一步坚定了法院人捍卫司法公正的决心。
纵死侠骨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周春梅柔弱的身躯挺到了最后一刻。
守与直 以遵纪支撑司法公正的脊梁
周春梅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案卷和书籍,以及一个用来缓解因长期伏案而颈椎不适的阅读架。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桌面壁纸上“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几个铿锵大字。
手握一槌定音的权力,便要遵守与之相应的纪律,否则,公平便岌岌可危。这方面,周春梅毫不含糊。
此前相关报道显示,向某为了实现自己的诉求,案子从劳动仲裁到一审、二审,多次找到同学兼老乡的周春梅,要求她利用高级法院法官的身份向下级法院打招呼。对向某的各种请托,周春梅予以明确拒绝。
向某在一审、二审均败诉后,向湖南高院申请了再审。案子正好分到周春梅所在的审判监督第一庭。
拎着财物,向某再次找到了周春梅。而周春梅,也再次坚决拒绝了“打招呼”。
作为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省高院法官,周春梅是乡里乡亲的骄傲。但与此同时,想找周春梅“打招呼”的人也不在少数。为此,周春梅和家乡人约法三章,“为案子说情请托请不要敲我家的门”,令很多人误会她“不通人情”“死脑筋”。而这一次的“不讲人情”,却让周春梅灿烂的生命戛然而止。
情与法 以良善绘就司法公正的底色
在一片义愤填膺中,也有一些杂音。有的人笃定,周春梅拒绝疑犯是另有“隐情”。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司法冷漠、法官不近人情,疑犯怎会选择行凶报复?
但他们忘了,“近人情”从来不会和“徇私情”画上等号。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彭熙海对学生时代的周春梅印象深刻。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学生柔中带刚,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对弱者怀有天然的同情和悲悯。
在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中,一方当事人因工伤导致双腿残疾,后因单位改制下岗,生活困难。周春梅仔细研究情况之后,发现这位当事人的诉求无法得到支持。本可以一驳了之的她,选择继续和双方沟通,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纾困。单位一方也被周春梅的真诚感动,表示愿意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合适岗位。
“一驳了之当然省事,但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为他们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这才是真正的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周春梅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法官助理刘寄清的回忆里。
勤与精 以专业夯实司法公正的基??
从湘潭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周春梅在湖南高院工作了17年,从纪检监察到案件审判,从民商领域到审判监督,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的转换,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节省排队时间多看一会案卷,周春梅总是选择错峰就餐,或者拜托同事打饭回来。一个粉色的简朴饭盒,陪伴了她无数个争分夺秒的中午。
在裁判文书心得《融通法、理、情,倾心谱写裁判乐章》一文中,周春梅写道:“法官具有了法治信仰之初心,司法为民之情怀,则必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
借着《我是花下肥泥巴》观后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周春梅曾这样剖白自己的心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特别是党员法官,更应该有着像邓平寿那样高尚的品质,真正理解‘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品节’这句话。”
向春梅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