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教案参考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分享教案时,常常提到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撰写教案时,教师们需要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以下是92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儿歌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儿歌教案参考7篇

儿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宝宝对妈妈的爱。

2、尝试用手指沿着一个中心点画小花。

活动准备:

ppt《我爱妈妈》、班级中宝宝和妈妈的合照若干,图画纸(纸上贴有宝宝和妈妈的照片),水粉颜料和湿布

活动过程:

1、欣赏宝宝和妈妈的照片,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

——教师以幻灯形式逐一播放照片,请幼儿欣赏

师:照片上都有谁啊?(宝宝和妈妈)

你们爱妈妈吗?妈妈也爱你们!妈妈都为你们做过哪些事?(妈妈爱我们,每天都在家照顾我们……)

妈妈每天都在照顾宝宝,妈妈爱宝宝就像妈妈为宝宝做的事一样很多很多。

2、出示教学ppt,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师:今天也有一位妈妈和一位宝宝一起来到了小四班,让我们欢迎他们!

这是妈妈,这是宝宝,他们在干什么?(手牵手)

下面接着看,咦!他们上哪里?(上山坡)

那里有什么?(小花)山上的小花有几朵?让我们来数一数,一朵、二朵、三朵、哎呀,好多好多数都数不清,有一千朵,一万多那么多。

你们爱妈妈有没有小花这么多?

(1)教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边听边欣赏。

(2)师幼共同念儿歌。

3.边念儿歌边用小手点画小花。

师:董老师也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猜猜看是谁?

哈哈,其实是董老师和我的妈妈、

我很爱我的妈妈,所以我也想做些小花送给妈妈。(教师示范点画小花,小花瓣围成一个圈)

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那我们做点一些小花送给妈妈好不好!记住哦,点的越多说明你爱妈妈越多!

(1)教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指点画小花。幼儿跟念。

(2)邀请几位幼儿试一试点画小花,其他幼儿一起念一念儿歌。

(3)幼儿人手一份材料,教师鼓励幼儿边念边点画小花。(家长可以共同参与)

儿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些词语形容家人的特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口头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1.《我的家》幼儿用书第22页。

2.小卡片、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出示幼儿用书第 22 页,用小卡片遮盖儿歌中某些词语,例如“爱笑的”、“爱美的”、“爱吃的”、“爱哭的”。

我的家

我的家,

有爱笑的爸爸,

有爱美的妈妈,

有爱吃的哥哥,

还有爱哭的`

小娃娃。

2. 鼓励幼儿观察图画,猜猜被遮盖的是什么词语。

3. 请幼儿朗读整首儿歌,感受加上形容词后的儿歌。

4. 请幼儿根据他们家中的情况,转换横线上的词语,为自己的家创作儿歌。

5. 老师帮助幼儿把他们创作的儿歌写在图画纸上,然后请幼儿绘画来配合儿歌。

6. 完成后,请幼儿把作品带回家,并为家人朗读儿歌。

活动评价:

1.能用词语来描述家人特征。

2.能口头改编儿歌。

儿歌教案篇3

【儿歌内容】:

?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

【教材分析】:

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二.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一).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我们的手指可以跟我们做游戏,今天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手指的儿歌,听听看儿歌中的手指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点点点、敲敲敲、捏捏捏、挠挠挠、拍拍拍")

2.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几个手指点点点?几个手指敲敲敲?几个手指捏捏捏?几个手指挠挠挠?几个手指拍拍拍?

(二).学习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1.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刚刚我们已经听过了儿歌,也看了手指游戏,我们再来听一遍,会念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这个手指游戏

2.幼儿表演儿歌

先集体后个别(教师做适当的帮助)

3.完整的朗诵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三.小结提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手指游戏《手指歌》,可以一边念一边拍,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里也可找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呢,下次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再来玩!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儿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万物生长,百花盛开的自然美景。

2、在采野花、编花环的动作中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收集各种篮子;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根柳枝;春姑娘图片、挂图;花环一个。

2、知识经验准备:让孩子知道外出采野花的安全事项;了解各种野花的特征。

3、场地堪探:教师事先熟悉郊游路线,排除安全隐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野外有很多野花开放了,有红花、黄花、蓝花……用一个好听的词叫“五颜六色”。

2、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野花吗?

教师结合野花图片,让幼儿了解野花的生长地、特征,让幼儿区分野花和家花。

3、出示春姑娘图片,以春姑娘口吻引出采野花编花环活动。

二、交代野外采野花要求:

(1)不能离开集体,要和同伴拉拉手。

(2)只能采野花,不能采叔叔阿姨种的花。

(3)篮子合着用,采了一大把再放到篮子里。

三、师幼挎着篮子到野外采花。

教师将儿歌的第一、二段结合到采花的过程中,“采,采,采野花,一会采了一大把”“花,花,真漂亮,五颜六色真好看”。

四、组织幼儿回活动室,稍作休息,准备下一环节:编花环。

五、教师边编花环,边念儿歌的`第三段:编,编,编花环,花环编得圆又圆。

1、请幼儿说说:老师编的花环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编的?老师戴着花环漂亮吗?变成谁了?

2、师小结:花环是圆形的,先将长长的柳枝绕成一个圆形,再将五颜六色的花编在柳枝上。戴上花环,就变成了漂亮的春姑娘了。

3、幼儿尝试编花环,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编花环“编,编,编花环,花环编得圆又圆”。对能力强的孩子给予肯定,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

六、戴花环,请幼儿将编好的花环戴在头上,师幼一起念儿歌第四段:“戴,戴,真漂亮,我们变成春姑娘。”

七、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根据图上的步骤将四段儿歌串起来完整朗诵。

活动延伸:幼儿自由结伴做春姑娘的动作拍照留念。

儿歌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如果说:大自然是一首歌,哪孩子必是其讴歌的百灵鸟;如果说:大自然是一个迷,哪我们的孩子也必将是个思路敏捷的猜谜者。是呵,对孩子来说:自然界的日月星辰、云雾风雨都是哪么地多变和有趣;这种多变的自然现象促使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好奇、好问的天性。基于近阶段我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内容:“春夏和秋冬”,为此我选择了“风风雨雨”这一活动内容。旨在通过这一内容地学习,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这阶段内容的理解,使孩子通过该活动获得认知、情感、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风风雨雨”,加深幼儿对气象特征的理解。

2、尝试对所学的字进行组词和扩词,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风、云、雨、雪图片以及相应的文字和字卡。

2、儿歌的伴奏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 师出示图片,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

1、今天天气真好,哪我们看看这四幅图片,表现的是哪四种自然现象呢?

2、想一想、猜一猜这是什么汉字?师逐一出示“风、云、雨、雪”这四个汉字,幼儿认读数遍;师并将文字分别放在相应的图片下方。接着再认读“蛤蟆”两字,帮助孩子发准每一个字音。

二、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了解认识各种自然现象,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1、刚才我们认识了“风、云、雨、雪”这四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

2、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闪电、雷、雾、彩虹”等,师出示相应字卡;

并带领幼儿读一读。

3、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能说出许多自然现象,而且还知道了这些自然现象的文字是怎样的。

三、 阅读汉字及扩词讲述活动。

1、引导幼儿重点观察“雨”和“雪”有什么相似之处?(“雪”字上有雨字头)。

2、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组词活动。如“风”字,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风?你还知道有什么风?(大风、小风、狂风、暴风和龙卷风)等。

3、分别再出示“云、雨、雪”字,鼓励幼儿积极扩词。

四、 学习游戏儿歌“风风雨雨”。

1、听赏一遍有趣的儿歌录音:“风风雨雨” 并出示儿歌全文。

2、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学念边表演儿歌2~3遍。

五、游戏活动:风风雨雨

1、教师简单地讲解游戏规则:大家要看老师出示的汉字卡片,读出汉字,并说出是什么来了,当老师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孩子可任意摆一个姿势,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谁动了,老师就轻轻地拍他一下,该幼儿就停止游戏一次。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大胆表现。

2、要求幼儿能仔细地观察老师手中的字卡,能根据字卡迅速地变化游戏中的动作,表扬部分幼儿大胆形象地用肢体动作进行的游戏表现。

附儿歌: 风风雨雨

风来了,雨来了!

云来了,雪来了!

蛤蟆敲着鼓来了!

认一认,读一读,

读不出来跳个舞。

儿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掌握“附点”朗诵的方法。

2、能在图片和游戏的提示下,学习续编儿歌。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儿歌与游戏融为一体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鼠、猫的大图片各一张,小图片若干张:小老鼠、小眼珠、小牙、八字胡。

2、儿歌教学图一张,并注意附点的使用:横线就是代表“附点”。

3、游戏音乐《小花猫和小老鼠》的磁带一盘。

4、小锣鼓一只。

5、节奏卡一张: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小花猫学唱歌”,为“附点”儿歌的朗诵做好准备。

1、(幼儿戴上小花猫的头饰,老师扮演主人)师:小猫们,你们会唱歌吗?(会)那请你们唱首歌给主人听听。(幼儿自由学猫叫)

2、幼儿单独学猫唱歌,听好老师敲打锣鼓的鼓点节奏。

3、根据节奏图,重点练习“附点”唱歌法:喵——喵喵喵喵。

二、观察老鼠图片,说说老鼠的长相。

1、师:嗯!今天小猫们的表现都不错,主人我特别高兴。今天的午餐奖励你们吃“爆鱼”,好吗?(好)请这只小猫把那碗油拿过来。

2、(幼儿拿过来一只空碗)师:咦!碗里的油呢?油到哪里去了?(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师:幸亏我在房间里装了一个摄像头,来,我们一起看看被拍下的照片,究竟是谁偷吃的油?

4、(出示老鼠的大图片)师:小猫们,是谁偷吃的油呀?(老鼠)可恶的老鼠,快仔细看看它的样子,今天晚上谁能把它捉住,这就是冠军小猫。

5、幼儿说一说老鼠的主要特征,教师有意识地提示幼儿观察老鼠的眼睛、小牙、八字胡。

三、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注意“附点”处的朗诵法。

1、(出示儿歌教学图)师:主人我把这只老鼠的长相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老鼠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语言回答问题)

3、欣赏老师朗诵第二遍,边朗诵边贴上小图片:小老鼠、小眼珠、小牙、八字胡。

4、讨论:儿歌图中的`一条横线是什么意思?了解“附点”儿歌的幽默、滑稽。

5、幼儿多种形式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跟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注意“附点”处的朗诵法。

(2)幼儿加上动作朗诵儿歌。

(3)幼儿与老师互动朗诵:老师念前两个字,幼儿念后三个字,其次相反。

(4)个别幼儿朗诵儿歌,老师用鼓点加以伴奏。

四、通过讨论和游戏的验证,尝试续编儿歌。

1、师:小猫们想想看,这首儿歌念到这里有没有结束呢?老鼠出来偷东西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说说)

2、游戏验证“猫捉老鼠”,体验猫的厉害、老鼠的害怕,为续编儿歌做准备。

3、师:以前我们都是用爪子去抓老鼠,今天我们换个方法,用我们的歌声去吓唬吓唬老鼠,好不好?(好)

4、(出示节奏卡)跟老师一起朗诵:一——只小花猫,喵——喵喵喵喵。注意语气的力度,要尽量可以吓倒老鼠。

5、师:老鼠听到这样的猫叫声,会怎么样呢?(害怕、吓死了)如果你是老鼠,请你来表演一下“害怕、吓”的动作、表情。12

儿歌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3、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活动过程

一、包饺子阶段:约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二、煮饺子阶段:约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三、吃饺子阶段:约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活动结束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儿歌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参考6篇

大班绘画类教案参考6篇

坐传球教案参考5篇

踩落叶教案参考8篇

海模教案模板参考5篇

数字六的教案参考8篇

音乐教案大班含反思参考5篇

小兔兔教案参考6篇

美术《船》教案参考8篇

球户外游戏教案参考6篇

儿歌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044